戴祖权 官方网站

http://daizuquan.zxart.cn/

戴祖权

戴祖权

粉丝:28208

作品总数:94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戴祖权 | 艺术简介1977年生,福建省仙游人。雕刻艺名画核,画核轩主人。擅于微雕创作,现居北京。 自幼生长在素有“书画之乡”、“文献名邦”之美誉的山海小城,在大环境文化的熏陶下,很小就和艺术结下了不...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

国 画:元/平尺

匾额题字: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浅谈核雕

 

/ 戴祖权(画核轩主人)

 

核雕艺术作为我国的微型雕刻工艺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究竟起源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代(960-1279)中期就有它的文字记裁,当时主要选用桃核、杏核等材质作为雕刻。到了明朝时期,核雕艺术极为盛行,不管从选材和雕刻技艺、作品内容、艺术价值以及喜爱人群等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个顶峰。上至皇家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对核雕艺术品情有独钟,喜爱有加,视为珍宝。皇宫内,甚至还聘请了核雕高手,专门为达官贵人进行核雕艺术创作。材料以核雕、杏核等为主,题材以仙道人物、辟邪瑞兽等为主,其作用可为装饰、赏玩等。

 


戴祖权 |《突破(鹰)》| 1.88x4.12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到了清朝,核雕艺术久盛不衰,出现了许多名家,核雕名匠更是层出不尽。比如乾隆年间(17351795)具有鬼工之称的仕上元,以及沈君五、宋风起、湛谷生等人。到了清末民国年间,由于战乱等多种原因,核雕艺术逐渐衰落,不被人们所提及。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核雕艺术再次风靡起来,一直延续至今。周恩来总理还将都桂兰的核雕艺术作品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嘉宾,可见核雕艺术作品的精美绝伦和在我国的文化地位。

 


戴祖权 |《土楼人家》| 2.1x4.1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核雕发展至今,选材上种类繁多,本篇文章笔者主要阐述橄榄核雕刻知识。橄榄核雕也叫榄雕或微雕,因其体积微小需要精妙的工艺给予雕琢,因此在众多的雕刻艺术中核雕反而显得特别的可贵。

 

一、橄榄核的分类

 

(一)按照形状和大小分类

 

1、小核:小核是橄榄核里最稀缺少见的,因为核身小而价值不菲。

2、大核:一般直径超过2.4CM,长度超过4.8CM,比较适合雕刻单件作品,价值较高。

3、普通核:长短、大小中等的核子,一般宽度为1.6-2.3CM,长度在2.3-4.8CM,做为较为普通的橄榄核创作所用材料,一般用于创作传统人物头像、动物、植物、风景手串等题材。这种类型的原料由于数量较多,市场价格也相对便宜。

4、怪核:是果核的一种畸形体,一般都形状怪异,独一无二,每粒核本身就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5、细长核:形态狭长,一般用来雕刻舟一类的题材。

6、圆核:形体通圆,就是最常见的雕刻十八罗汉的核,这类的橄榄核也较常见,也常用来制作素珠。

7、通用核:在笔者眼里,每粒种子都是大自然造化下的产物,皆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每个个体上面都是有自身的内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创作时均可以核本身形态相结合,核的形状、大小、颜色与结构都是它的内容,也是它的语言;只要有好的构思,因材施艺,合理利用,做到天人合一,都有可能给雕者和观者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

 


戴祖权 |《饮水思源》| 1.95x4.0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二)按照核筋分类

 

1、二花:通常此类核比较扁,是创意首选,此核料的产量非常有限;

2、三花:非常常见的橄榄核,表面三根筋,品种分布很多;

3、四花:产量比较少,表面四筋分布较均匀,通常用来雕刻罗汉;

4、多花:此类核也算怪核,很少见,都是可遇不可求,名家常寻。

 


戴祖权 |《浴火重生》| 1.89x4.06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三)按照核子的肤色肉色分类

 

1、黑:俗称“乌金刚”,核子表层黑乌,深刻下去肉色偏红,这种颜色的核子形成包浆快,一经把玩便会上色;

2、红:俗称“红金刚”,表皮发红,肉色稍红;

3、金:俗称“铁圆核”,表皮金黄,质地严密,细腻坚实,雕琢打磨后闪耀发亮;

4、紫:俗称“紫核”,表皮发紫,常见普通用料。

 


戴祖权 |《长风》| 2.15x3.95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四)按照核子的存放时间分类

 

1、新核:指橄榄核采摘下来去皮后存放5年以内的。有部分行家认为新核不合适雕刻,因为核内水分没有蒸发完,不稳定易裂,色泽不佳,但这方面问题都是见人见智,属于过于纠结型的了,不管什么核最重要的都是后期的保养。

2、陈核:也称老核,指橄榄核采摘下来去皮后存放3-5年以上的。橄榄核存放时间长,不用把玩,核子颜色也会变红,因此老核子雕刻出来的作品颜色比较红。由于核子存放时间长了,内部也适应各种气候的冷暖变化,因此不容易裂。

但并不是所有的橄榄核存放时间越长越好,还要看核料本身的核质、成熟度、饱满度。一个品质佳的核料放上三五年,对于资深核雕大师是如虎添翼。

 


戴祖权 |《重塑新生》| 2.0x4.2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二、橄榄核雕刻的艺术形式

 

所谓技法,就是在橄榄核雕创作中,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玉刻。刀法好比书法、绘画中的笔触,它能起到加强、丰富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

 

橄榄核雕刻属于立体微雕类。立体微雕的主要材质是果核,也称为核雕。核雕艺术品由于受到果核本身材质的局限,只能以圆雕、浮雕为主。工艺师要充分利用果核的形状、麻纹、质地,因材施艺,精心布局。

 


戴祖权 |《忆·青龙》| 2.09x4.1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1.浮雕

浮雕是在橄榄核上面雕刻,使所有表现的对象凸起的雕刻技法。浮雕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有一个底板表现对象的“半立体感”,后方位或贴在橄榄核上,或根据橄榄核层情况间略雕刻。

 

圆雕又名立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圆雕的制作,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设计方案,制作一件雕刻作品,大致需要经过设计——去荒料——定型——粗雕——细雕——磨光——上蜡等几道工序才能完成。由于圆雕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所以圆雕这种技法对橄榄核材质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

 

2.圆雕

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同时要求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与融合。只有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

 

3.镂空雕

在浮雕橄榄核作品中,如果将凸出的部分加以保留,而将其背面的部分进行局部镂空,从而可以造成一种透视上的美感,这样的橄榄核雕刻技法被称为镂空雕。又称透雕,难度相对较大。

 


戴祖权 |《童趣·诱捕》| 1.8x3.0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橄榄核的把玩及注意事项

 

对于橄榄核雕作品,尤其是配件和手串,最好的保养方法就是多加把玩。

 

三、橄榄核把玩中的常见问题

 

在盘玩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如是新核,最好先盘玩1个月左右的时间,等核面出现包浆后,手串就不易干裂了。

(二)新核最忌风、水和高温,所以在冬春季盘玩时,要做好相应的包养工作。尤其是在北方,由于气候较干燥,核子一旦保养不善,易出现开裂现象。

(三)闲暇时,多把玩,这样就较快的将核子盘出来。

(四)夏天是最好的盘玩季节,一定不要错过哦。

(五)人身体油脂对于养橄榄核最佳。

(六)平时不玩时,最好将手串置于密封的小布袋或塑料袋中,以免因风而裂。

(七)如发现手串脏了,找一把柔软的刷子,蘸点油轻轻的擦拭。

(八)在盘玩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挤压或摩擦,以免造成核子变形或受损。

 


戴祖权 |《香祖·兰》| 2.09x4.1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橄榄核雕作品在刚开始把玩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见水。橄榄核本不怕水,但沾水后内外干湿不均肯定会裂。

2.上油要少。不论什么油,油内多少都含有水,油上得多水分自然就多。所以,需上油保养时,一滴两滴就可以了。

3.不要在干燥环境内存放。橄榄核雕作品本身含有一定水分,在干燥环境下,会造成本身的干湿不均,从而引起干裂。北方地区尤其要注意这点。例如:冬天有暖气的房间、太阳暴晒、长时间吹风等等。

4.“宁花勿裂”。在核雕作品的把玩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花”与“裂”的现象。“花”一般是油上得多引起的,“裂”一般是干湿不均引起的。核雕作品“花”了后,在把玩的过程中会慢慢变淡甚至消失,对其价值的影响很小。核雕作品“裂”后,经过处理与保养后,虽然不会再裂,但也不会变小或消失,对其价值影响很大。

 


戴祖权 |《东篱高士·菊》| 2.02x4.05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四、常用的把玩方法主要有七种:

 

(一)推:将核子置于手臂上,慢慢的向前推动,至手臂发红、发热,可暂停一会儿,有加速血液循环之功效。

(二)捋:主要针对的是念珠和手串,手持念珠或手串的一个核子,沿着手臂上下捋动。

(三)掐:将核子置于手掌之中,然后用拇指和另外一个指头用力捏压。

(四)捻:主要针对的是念珠和手串。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其中的一枚核子,然后依次搓捻串线上的每一枚核子。

(五)挼:将核子置于手掌中,然后做短促的揉搓。

(六)搓:将核子放在手掌之中,然后缓缓地上下滚动。

(七)摇:将核子握在手中,然后上下摇晃。

 


戴祖权 |《福寿双全》| 1.8x4.1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五、橄榄核的保养

 

(一)橄榄核保养的注意事项

 

开裂是橄榄核容易出现的现象,原因是核内外湿度不一致。橄榄核一般由三瓣构成,三瓣之间相互隔断,每瓣之间都有核仁,刻成作品后掏掉核仁,这就形成了三个空囊,囊内空气湿度与核外湿度应保持平衡,如果内高外低相差悬殊的话核表面干燥向内收缩,这就会开裂,为防止开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晒:太阳光或高温灯光长时间直晒将导致开裂。

2.防水:橄榄核作品掉进水里或用水刷洗清洁,空囊进水后蒸发很慢,外表蒸发很快,导致由内向外膨胀而开裂。如果着水,可放在食品保鲜袋中打一松结,让水份慢慢蒸发,切忌速干。

3.防风吹:风吹是导致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北方地区,短时间的风吹就容易将橄榄核吹裂。因此风力稍大,就应妥善收藏起来,以防不测。

4.防暖气:放置在有暖空调的环境中,冬季使用暖气(或暖空调),室内(车内)很干燥,橄榄核长时间放置在这种环境中肯定开裂。如果在暖气环境中使用加湿器加湿,那就不会开裂。

5.冬季不能放在内衣口袋:人们在冬季穿的衣服较多,有很多收藏者往往将橄榄核作品放入内衣口袋“珍藏”,这就容易开裂。原因在于人的体温起了一个“烘烤”作用,内衣口袋非常干燥。在冬季放在外衣口袋就不易开裂。

 


戴祖权 |《田园小趣》| 1.9x3.9cm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二)橄榄核保养方法:上油、防花点

 

一件精美的橄榄核手串除了雕工高超外材质也有讲究,即材料自然,颜色要均衡,如果颜色不均,色调特深处即为花点,“花点”分先天后天,先天的花点是在橄榄核雕刻是材料选择的问题;出现了花点就会降低手串的艺术效果与价值,很多花点是后天产生的。后天的花点多为收藏者清洗橄榄核时用油过多形成的。

 

1.核雕为什么一定要上油:橄榄核本身有很多油性在内,但随着时间推移,油性是会消散的,因此必须上油,来加强它的油质,油质少则易裂,就如木头太干了会裂,是一个道理。在表面上油,它会吃进内部,涂抹均匀,整个核都可以吸收油分。

 


戴祖权 |《归渔》| 2.05x4.2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2.上油的方法是:在棕刷上滴几滴婴儿油或橄榄油,油量要少刷完后用不滴油的棕刷再刷一遍,把积在深处的油刷散,最后用棉质软布或纸巾吸干。

 

3.上油多了产生花斑如何解决:有些核质不好的核(主要是没长熟的核),会因为刷油多而产生花斑,花掉。也有少数核,一抹上去就会花,可以采取的办法是——上油后,在2分钟内仔细观察核雕表面,出现深色的斑点立即用纸擦干,花斑就不会再扩散。那如果已经花了,怎么办?新核出现花,可在把玩一段时间后(要求满3周,每天3小时以上的把玩时间),再上油涂抹,同样要适量,这时因为表面已有浅浅的一层包浆,再花的可能性很小。

 

核雕花了之后,肯定要破坏品相,但玩家请不要担忧,因为花不会导致裂。而且,核雕在把玩一年半载之后,整体颜色都会深红,花斑也会隐淡,最后消于无形,所以不用害怕。

 


戴祖权 |《释迦牟尼佛》| 2.2x4.09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六、榄核寓意雕刻一般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人物篇:

 

1.如来:即如来佛,是万佛之组。有通天彻地的本领。

2.达摩:常有达摩渡江,达摩过海,达摩面壁等造型。达摩面壁九年修行,有“面壁九年成正果,风风火火渡江来”的说法。是中国禅宗的初祖。

3.佛: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常取材于大肚弥勒佛造型,是解脱烦恼的化身——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4.观音:观音慈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

5.钟馗:扬善驱邪。常有钟馗捉鬼的造型。

6.财神:招财进宝之意。

7.八仙: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庆寿。八仙是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钟离、曹国舅、蓝采和。有时用八仙持的神物法器寓意八仙或八宝。八种法器是葫芦、扇子、鱼鼓、花篮、阴阳板、横笛、荷花、宝剑。

8.罗汉:有18罗汉、108罗汉造型。均是驱邪镇恶的护身神灵

9.寿星老:寓意长寿。

10刘海:与铜钱或蟾一起寓意刘海戏金蟾或叫仙童献宝。

 


戴祖权 |《老子讲学》| 2.1x3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三)动物篇

 

1.龙:祥瑞的化身,与凤一起寓意成双成对或龙凤呈祥。

2.凤:祥瑞的化身,与太阳梧桐一起寓意丹凤朝阳。

3.羊:洋洋得意,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

4.羲之爱鹅:王羲之是晋代书法家,从家鹅游水中悟出用笔之法,于是养成爱鹅之癖

5.蝉:一鸣惊人

6.熊:与鹰一起寓意英雄斗志。

7.虾:弯弯顺。

8.龟:平安龟或长寿龟。与鹤一起寓意龟鹤同寿。带角神龟即长寿龟。龟也代表了坚定。

9.蟾:蟾与钱谐音,常见蟾口中衔铜钱,寓意富贵有钱。与桂树一起寓意蟾宫折桂。常有三脚蟾与四脚蟾之造型。

10.仙鹤:寓意延年益寿。鹤有一品鸟之称,又意一品当朝或高升一品。与松树一起寓意松鹤延年。与鹿和梧桐寓意鹤鹿同春。

11.獾子:寓意欢欢喜喜。

12.狮子:表示勇敢,两个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一大一小狮子寓意太师少师,意即位高权重。

13.喜鹊:两只喜鹊寓意双喜,和獾子一起寓意欢喜。和豹子一起寓意报喜。喜鹊和莲在一起寓意喜得连科。

14.驯鹿:福禄之意。与官人一起寓意加官受禄。

15.麒麟:麒麟送子。祥瑞兽,只在太平盛世出现。

16.蝙蝠:寓意福到。五个福寓意五福临门。和铜钱在一起寓意福在眼前。与日出或海浪一起寓意福如东海。

17.貔貅:据说貔貅是龙王的九太子,它的主食是金银财宝,自然浑身宝气,因此深得玉皇大帝与龙王的宠爱。不过,吃多了要拉肚子。有一天,忍不住而随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气了,一巴掌打下去,结果打到屁股,肛门就被封住了。从此,金银财宝只进不出。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了。

貔貅的习性懒懒地喜欢睡觉,每天最好把他拿起来摸一摸,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样,财运就会跟着来。据记载,貔貅是一种猛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龙、凤、龟、麒麟、貔貅),称为招财神兽。

貔貅曾为古代两种氏族的图腾。传说帮助炎黄二帝作战有功,被赐封为“天禄兽”,即天赐福禄之意。它专为帝王守护财宝,称为“帝宝”。又因貔貅喜食猛兽邪灵,故又称“辟邪”。

中国古代风水学者认为貔貅是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貔貅有二十六种造型,七七四十九个化身,其口大,腹大,无肛门,只吃不拉,象征揽八方之财,只进不出,同时可以镇宅辟邪,专为主人聚财掌权。古贤认为,命是注定的,但运程可以改变,故民间有“一摸貔貅运程旺盛,再摸貔貅财运滚滚,三摸貔貅平步青云”的美好祝愿。

18.大象:寓意吉祥或喜象。与瓶一起寓意太平有象。

19.鲤鱼:鲤鱼跳龙门。龙头鱼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20.金鱼:寓意金玉满堂。

21.螭龙: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又叫螭虎。

22.猴子:猴骑于马上寓意马上封侯。与印一起寓意封侯挂印。大猴背小猴寓意代代封侯。

23.雄鸡:吉祥如意,常带五只小鸡寓意五子登科。

24.螃蟹、甲壳虫:富甲天下。

25.蜘蛛、海螺:知足常乐。

26.鹌鹑:平安如意。和菊花、落叶一起寓意安居乐业。

27.鳌鱼:龙头鱼身,是鲤鱼误吞龙珠而变成。寓意独占鳌头。

28.壁虎:必得幸福。

29.青蛙:呱呱来财。

30.鼠:代表了顽强生命力,鼠聚财的本领也是数一数二的。和钱在一起,代表数钱.

31.十二生肖:护身符、辟邪,祈求平安和幸福。

 


戴祖权 |《忆·青龙》| 2.09x4.1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四)植物篇:

 

1.兰花: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即子孙优秀的意思,兰花也象征了品性高洁。

2.梅花:和喜鹊在一起寓意喜上眉梢。松竹梅一起寓意岁寒三友。

3.寿桃:长寿祝福。

4.豆角:四季发财豆,也称之为福豆。

5.葫芦:福禄之意。

6.佛手:福寿之意。

7.百合:百年好合。与藕一块称之为“佳偶天成。百年好合”。

8.麦穗:岁岁平安。

9.莲荷:寓意出淤泥而不然。与梅花一起寓意和和美美。和鲤鱼一起寓意连年有余。和桂花一起连生贵子。一对莲蓬寓意并蒂同心。

10.竹子:平安竹,富贵竹。竹报平安或节节高升。

11.柿子:事事如意。

12.石榴:榴开百子,多子多福。

13.牡丹:富贵牡丹,与瓶子一起寓意富贵平安。

14.菱角:寓意伶俐,和葱在一起寓意聪明伶俐

15.花生:长生不老之意。

16.树叶:事业有成。

17.缠枝莲:寓意富贵缠身。

 


 戴祖权 |《茶韵·竹》| 2.15x3.9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七、橄榄核手串中最常见的题材——十八罗汉

 

佛经中是十六罗汉,是释迦摩尼的弟子,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应该把降龙伏虎加入,所以这才有了《十八罗汉》!

 

“唯食诸果……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静坐思维,不避风雨,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也变得极度消瘦,筋骨暴露,却终于在痛苦中得道,参透成佛。

 

第一位就是坐鹿罗汉,他曾经乘坐的他的鹿骑进入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

第二位就是欢喜罗汉,它清楚世间一切善恶丑,所以在很就很久以前,他是在古代印度做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带笑容,所以叫欢喜罗汉。

第三位就是举钵罗汉,举钵罗汉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所以手里一直拿着钵。

第四位就是托塔罗汉,托塔罗汉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弟子,因为佛主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第五位就是静坐罗汉,静坐罗汉又名为大力罗汉,因为他过去是武士出生,所以力大无穷,能搬动任何重物。

第六位就是过江罗汉,他是一名贤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第七位就是骑象罗汉,骑象罗汉是佛主的侍者,他原本是一名驯象师。

第八位就是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原现是一名猎人,因为学佛,所以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第九个就是开心罗汉,为什么叫开心罗汉呢,其中典故就是开心罗汉在出家前身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开心罗汉。

第十位就是探手罗汉,探手罗汉是一个路边生,因打坐完经常把手举起伸懒腰,所以叫探手罗汉。

第十一位就是沉思罗汉,沉思罗汉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是哦居首位的。

第十二位就是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所以称挖耳罗汉。

第十三位就是布袋罗汉,因为布袋罗汉经常背着一个布袋,没时都是笑口常开。现今也被叫做布袋弥勒。

第十四位就是芭蕉罗汉,因为他是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有一天终于在芭蕉树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罗汉。

第十五位就是长眉罗汉,跟骑象罗汉一样,也是佛的侍者,传说自从出生时就有了两条长眉了,所以叫做长眉罗汉。

第十六位就是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为人尽忠职守。

第十七位就是降龙罗汉,因为早在古印度之时,龙王偷佛经,他就降幅过龙王,夺回佛经,所以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龙罗汉。

第十八位就是伏虎罗汉,因为在寺庙外经常遇到有一只饥饿的老虎,他把他的斋饭分给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戴祖权 |《观音菩萨》| 1.95x4.2cm | 画核雕刻 | 核雕作品

 

八、《核舟记》

 

在我们上学时曾有一篇明朝魏学洢写的文言文《核舟记》,在文章里生动的描述了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将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都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备各自的情态。王叔远就是一位雕刻核雕的高人,他雕刻的苏轼游赤壁核舟,就是这件精巧绝伦的微雕艺术品。此文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课文,也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本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课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课文、鲁教版七年级上册二十七课课文。文中对核雕有详细的描述,足见核雕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意义。其中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等语句,可以看出核雕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今天的核雕继承前人精湛的传统技艺,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创作技法,把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间艺术推向又一个高峰。